随着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在外资银行大量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同时,国内商业银行也纷纷启动了国际化战略。金融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战略的竞争,这就对银行业培训教育巨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在国际化征程中,银行必须不断开阔人才工作视野,加快落实人才发展规划,培养一大批适应经营管理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保障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上站稳脚根,谋求发展。
国际化战略的新要求
回顾中国工商银行过去二卜多年的教育培训工作,在不同时期根据工商银行的发展战略需要,相应建立了不同的教育培训体系模式,经历了专业银行时期的学历教育到商业银行转轨时期的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阶段。2000年院校体制改革以后,教育培训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企业内训的教育培训模式基本形成,构建了与工商银行业务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培训体系,为工商银行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009年是工商银行股改后又个三年发展规划的第一年,新规划明确提出了把工商银行建设成为‘全球最盈利、最优秀、最受尊重银行”的战略目标。教育培训作为一种企业发展战略的软实力,必然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崭新的模式和体系。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飞速发展,现有的培训模式显得越来越跟不上国际化发展的脚步,单一的内训方式也不足以支撑一个国际大行的人力发展需求,工商银行在未来的竟争与发展中,如何尽快提高在人才方面的核心竟争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与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任务相适应的国际一流的教育培训体系,仍然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们面临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企业大学模式树立成功典范
在工商银行新的三年发展规划的整体框架下,总行教育部根据统一法人意志,已经提出了教育培训国际化的新目标,以及直属学院自身国际化建设的功能定位。作为总行直属学院如何适应这种新的要求,加快自身国际化进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模式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纵观全球知名大企业的做法,借鉴“企业大学模式”不失为一种重要的选择。
企业大学又称公司大学,是指由企业出资,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及互动教学等实效性教育手段,以培养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企业客户为目的,满足员工终身学习需要的一种新型教育培训体系。企业大学是企业战略变革的必然产物,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与其战略相匹配的工具。具体来说,企业大学战略是企业为实现可持续经营发展的战略目标、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应对变革的调整,将企业经营价值链上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与知识管理、信息管理相结合,利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技术、教学设计和综合性的组织学习方式,对企业核自人才、关键客户、利益共同体进行企业文化传播、战略宣导和素质能力等提升而进行的重大的全局性构想与个性化系统规划。
实践证明,企业大学体现了最完美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是目前最有效的学习型组织实现手段,更是公司规模与实力的有力彰显和证明。自192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立GM设计与管理学院至今,企业大学(CorporateUniversity)在全球已经历了近百年的实践历史。在美国,从1988年到1998年之间,企业大学数量由400家猛增到1600家。到了2003年已超过2000家,其中财富500强的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企蚊孚,如GE克劳顿学院、IBM中国渠道大学、西门子管理学院、摩托罗拉大学、惠普商学院和麦当劳大学等。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法兰克福金融研修学院、瑞士私人银行商学院都是企业大学的成功运行模式。
根据相关预测,2010年全球企业大学的数量将达到3700所,《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80%拥有或正在创建自己的企业大学。在不久的将来,企业大学的数量甚至将会超越传统的大学,成为未来成人职场教育及终身学习的主流。所以,借鉴国际上企业教育培训体系的成功经验,以现有直属学院为主体,建立与行情相适应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大学教育培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借鉴经验谋发展
在探讨工商银行教育培训国际化道路的问题上,加强院校自身国际化建设,建立适应国情、行情的企业大学模式是一个重要的前提。近二十多年来,世界著名企业的内部培训部门纷纷被企业大学所取代,与此相适应,其教育培训的功能定位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此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企业大学模式。
1.树立为国际化战略服务的企业大学价值取向
从国外企业大学经验来看,其根本价值取向是提供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学习资源。虽然近年来企业大学有将自己的教育服务向更广阔的社会延伸的趋势,但是企业大学所服务的主体仍是母体企业的战略发展以及整个企业价值链的增长。当前,工商银行的企业大学价值取向就是要根据全行新的三年发展规划的要求,建立统一法人意志之下的同一文化价值理念,并为实现新的发展目标而培养国际化人才。与此同时,通过企业大学的内在品质与品牌彰显工商银行的国际大行文化,推动工商银行核心竟争力的提升。
2.建立阶梯式专业化终身教育徽式
企业大学的性质并不是简单的教育层次的升级,而是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构建的全新的企业教育发展战略。它是企业根据其长期发展战略建立的与终身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和文化,是为员工提供的阶梯式专业化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全面而长期地保持企业员工凝聚力和全球竟争力。就企业内部培训而言,更多的是分散、被动地关注员工岗位技能的发展和提高,而企业大学是集中且有计划的积极主动地配合企业业务发展、建立学习型组织,并以此促进企业的长期整体竟争能力。在当前阶段,教育培训要树立全新的教育培训理念,并付之于积极的思考与行动,但企业内部培训的基本阶段性任务还没有完成。所以,还需要企业内训与企业大学阶段的过渡过程,最终实现企业内训向企业大学的根本转变。
3.建立特合行情的教育培训内容体系
根据国际企业大学课程设计经验,企业大学的课程设计紧紧围绕“3C”构建核心课程,即围绕着企业公民观、情境架构和核心职业能力三个轴心展开。其中,企业公民是指通过特定的课程,向学员灌输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传统和愿景,使之成为忠实的企业公民情境架构意指员工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准确评价企业的业务、客户、竟争对手和其他企业的情形核心职业能力的课程则意图使员工在职业能力上具有超越同行的竟争优势,比如学习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全球化经营能力、领导力、职业生涯自我管理能力、创造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技术能力等。在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中,按照企业大学的价值理念,根据受训对象的不同,有选择地融合以上内容,实现企业大学教育培训的综合目标。
4.完善集现场与网络相结合的教育培训形式
企业大学的教学形式是从教师控制下的培训转向多形式的学习。很多国外企业大学是为了适应新的要求,由企业培训部门升级而来。企业大学强调学员的自主学习,为学员自主学习的展开提供多种形式,这其中虽然也包括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但采用更多的是自我控制下的、利用网络及数字工具的学习形式。根据有关国际权威机构对全球成功的部分企业大学统计,企业大学24.2%的课程是通过因特网或企业内部网络传递的。调查还发现,89%的企业大学计划未来的学习将通过网络完成,其中制造行业的占100%,财务、保险、地产行业的占85%,服务行业的占84%,交通、通信、公用事业的占82%。目前,工商银行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大学,并经过近三年的实践,直属学院也积累了大量的远程网络培训经验,为提供企业大学的多渠道教育形式培养了必要的人才队伍。
5.建立与企业大学目标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由于高管人员具有战略性引导的特殊价值,所以在师资配置上,应将工商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纳入到师资队伍中来。此外,著名大学知名教授及专业培训师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直属学院通过有效手段已经建立了乍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但还与企业大学对师资的要求有一定距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强化提高非专业师资的教法和执教能力,整合外聘师资资源,并强力打造一支专职的集项目开发设计、教学与一身的具有教育培训综合管理能力的师资队伍。
6.以级效为,点,建立企业大学质评估体系
企业大学质量的评估是建立一个以输出(绩效)为重点的评估体系。从传统意义上说,企业内训的质量评价,以投入(学习时间、学习资源)的品质和数量为主要的指标,较为忽视产出。而企业大学质量评估要以企业整体绩效为轴心,即以事先约定的企业战略实现程度为主坐标来评价教育投入的实际贡献。当然,和其他领域的教育投入样,企业大学的教育投入绩效的衡量也不能简单等同于一般生产领域的投入绩效衡量,它是一个长期的、跟踪调查的过程。
7.建立企业大学的品牌资源优势,提高企业竟争力
企业大学的品牌资源是利用企业大学形成外部竞争优势,企业大学的存在和壮大可以反映母体企业的实力与前景。一方面,企业大学不仅是企业实施其长远战略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也作为企业的长期品牌代言者存在,是一种活的广告效应另一方面,随着产品的价值周期缩短,而技术又越来越容易被超越,迫于竟争压力,企业大学必须要更多地投入到对企业价值链体系的培养中,这意味着企业大学必须利用自身的资源,变身为银行业务发展的顾问机构,加强银行在国际化道路上发展和壮大的源动力。(本文于2009年发表于《现代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