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实践 > 正文

从企业大学看学习型企业的建立——以摩托罗拉大学为例

2021-03-22 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营造一种学习的环境,一种对新思想的持久的开放;不仅教授技术,还尽量将创造性和灵活性的精神融入到生产和管理当中。[3]由此可见,摩托罗拉大学对员工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一种思想——在对自身不断反思和接收新思想的过程中实现创造与发展。这与彼得圣吉所提出的“改善心智模式”的思想高度吻合。改善心智模式指的是:发掘内心世界的图象(假设、成见等),使这些图象浮上表面,并严加审视。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在缺乏不断学习和新思想输入的企业当中,员工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式,缺乏对既定思想的反思,更难以接收新的思想,抑制企业的创新。摩托罗拉大学将这种培养员工开放思想与创造精神的的职能融入到其课程设计、日常培训和考评指标当中,有效促进了学习型企业的建立。
(三)摩托罗拉大学培训课程
摩托罗拉大学课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培养企业公民,不断向员工输入企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的愿景。摩托罗拉大学的课程可以分为四大部分:企业文化、技能培训、技术培训、管理培训,其中围绕企业文化所设计的课程占据总课程量的三分之一。
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传播,企业的价值观与愿景将深入员工心中,增强员工对组织战略的理解,加强员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从而使员工心中形成共同的愿景。只有当员工形成了共同的愿景与目标时,才能紧密联系,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产生巨大的力量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共同的愿景为员工提供了奋斗的目标和源源不断的动力,促使员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服务于他们所建立的共同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文化力量与目标的驱动,员工的学习是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充满快乐,效率也将大大提高。这对学习型企业的建立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摩托罗拉大学培训课程执行
团体学习是摩托罗拉大学对员工进行培训的一种重要方式,无论是在传统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通过实践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团体学习都是最主要的学习模式。
在团体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深度会谈”和“讨论”,员工能够在阐述自己思想的同时倾听和借鉴别人的思想。员工可以共同思考,集中个人的力量,形成团体智慧。
通过建立在共同愿景基础上的团体学习,成员们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相互之间想法的冲突,从而有效配合,彼此协调,取长补短,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最终提高工作效率,加速共同愿景的实现。
(五)理念与课程的系统性设计
“系统思考”使员工能够突破细节的、单环的、静态的、封闭的思维局限,建立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组织,从而提高其组织成员的学习能力。
摩托罗拉大学在其培养理念和课程设计方面都秉承着系统性的原则。企业大学的课程设计围绕 3c 原则:企业公民、环境框架、和核心职场能力。“企业公民”是指向员工反复灌输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传统和愿景;“环境框架”指让员工准确评价企业的业务、顾客、竞争对手和其他企业的最佳实践;“核心职场能力”指的是员工具有一组界定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比如学会学习、沟通与合作、全球化经营能力、领导力培养、职业生涯自我管理、创造性思维与解决问题、技术能力。[3]根据这种将企业文化、内外部环境、个人能力相融合的系统系课程设计理念,摩托罗拉大学开设了 600 多门相关课程,为员工提供可系统学习的机会。能够使员工对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创造性的系统思考,从最关键的方培养学习型员工,从而建立学习型企业。
三、我国企业大学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大学定位存在偏差
企业对企业大学的定位直接影响企业大学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主导着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企业大学建立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员工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得员工知识更新的速度快于环境变化的速度,由此来带动整个企业的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企业的发展。一个企业对于企业大学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战略的定位,但是目前我们的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对于企业战略的定位是非常不准确的。一部分企业把自己的战略狭隘地定位于增加营业额,实现利润的最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企业大学发展网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延伸阅读:

本站推荐

more

会议活动

more

公开课

Copyright © 2021 企业大学发展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2359号-10 如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原发布媒体

本着互联网分享精神,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

客服电话:010-89506650 89504891 非工作时间可联系:18701278071(微信) QQ在线:574888227

新闻与原创文章投稿:tougao#cpmta.com 客服邮箱:info#cpmta.com(请将#换成@)

我国企业大学门户网站,国内企业大学研究与实践交流平台,隶属卓橡公司

培训管理者微信公众号

PMO大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