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文章 > 正文

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看现代企业大学

2018-12-26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作者:兰州大学 王根顺 马莉
      摘要:企业大学是由企业出资建立并管理的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企业大学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本收益,具体表现在个人、企业以及社会三个不同层面。为使企业大学实现更好的人力资本增值,学员要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企业大学要全力以赴,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企业大学的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大学;收益
一、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及特点
      人力资本是人们在自己身上投资所获得的、能够增加个人未来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知识和能力。[1]人力资本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人力资本的载体是人,并经由个人形成、支配和使用才能发挥职能。因此,它既受人的自然条件,如体力与健康状态、智力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后天获得的知识、技能及人的情绪、意志、道德观念等非智力因素的限制。其中体力等先天因素是人力资本赖以生存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是人力资本的核心,道德观念等非智力因素制约人力资本效用的发挥程度和作用方向。第二,人力资本是后天获取的,必然要花费一定的投资才能得到。人与人之间人力资本的差异主要是由不同的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而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依赖于不断的投资。目前,大家公认的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包括教育费用、医疗与保健费用、培训费用、迁移费用。其中,教育投资所占比重最大。第三,人力资本投资能增加未来的收益。既然是一种投资,人力资本必然会有收益。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表现在两个方面:未来个人收入的增加以及国民经济的增长上。在经济学上,往往以边际效益(主体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多次投资,每次投资所产生的效益都会与前一次投资所产生的效益有一个差)来衡量。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意义
      人力资本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生活质量的主动因。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两方面: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都属于生产性投资,然而,人力资本投资更加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对人的投资,物的投资再多也无济于事。特别是在现代化的生产中,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远远大于非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据统计,当年每增加1亿元的人力资本投资可带来次年GDP近6亿元的增加额,而当年增加1亿元的物质资本投资仅能带来次年2亿元的GDP增加额。对个人来说,人力资本的积累意味着自由选择的空间扩展、改善自身福利的途径和机会增大。一个人的人力资本存量越多,越能够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做出调整,接受培训或进行地域、行业间的迁移,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这样的人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生活;他们往往有较强的成功动机和机会,能够从成功中获得幸福的体验;能够较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充分享受工作和闲暇;能够尊重自己和他人,具有合作和交流的愿望和能力,从而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三)教育是投资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最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从而增加个人收入并推动经济增长。现代教育不但包括学校的正规教育,还有各种形式的社会办学。据统计,人的一生中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10%,而其余90%的知识却要在工作中不断取得。这意味着,学校教育并不是教育的终结,终身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企业大学作为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开辟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新途径。
二、企业大学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
      企业大学是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需要而出资建立和管理的教育性组织,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企业大学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与其良好的收益是分不开的,具体表现在个人、企业以及社会三个不同层面。
      (一)个人层面
      第一,个人收入的增加。西方经济学认为,个人的收入与其人力资本存量规模成正比。在任何阶段上收入水平都依赖于截止到那一时点所积累起来的人力资本规模,并且,收入的增长将依赖人力资本存量的追加,即人力资本的不断投资。这也是为什么经过企业大学培训的员工会得到更多加薪和升职机会的根本原因。
      第二,提升个人终身任职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就业保障不再来自忠于一家企业,而是来自维持一组与工作相关的技能组合。这种技能组合被称作终身任职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学会学习;沟通与合作;创造性思维与解决问题;技术能力;全球化经营能力;领导力培养;职业生涯自我管理。[2]经过企业大学的“补偿性教育”和“功能性扫盲”,员工能够不断积累自身人力资本存量,培养广泛的、可以交替使用的技能,适应未来的扁平化和柔性组织的需要,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掌握主动。
      第三,实现个人价值。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自我的确认是现代人追求生命意义的重要因素。衡量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准要看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企业大学就像知识的“超市”,学员可以各取所需,完成人力资本的再生产,在随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同时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二)企业层面
      第一,应用新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企业大学的学员通常是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的人员,由于拥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他们可以很快掌握所培训的新技术并应用于生产经营实践中。同时,作为重要的企业技术创新源也通过交互式培训环节,将生产、经营、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反馈给研发、技术、管理专家,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和迅速地掌握市场需求和技术动态,及时调整技术创新的战略和方向,抓住发展机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实效。这样就有效地实现了技术向生产力,技术创新向经济效益的转化。
      第二,优化人力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兴衰从根本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优劣程度。这不仅表现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多少,更表现在包括普通人员在内的整体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为了动态、全面、有效地提升职工素质,企业大学提供的核心课程包括:软性技能,如领导才能、沟通技巧等;管理技巧,如改革管理、绩效管理等;商业技能,如电子商务、国际金融等。[3]在掌握核心课程,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企业员工增强了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对工作的满意度,从而大大降低人员流失率。据企业大学交流协会调查,经营企业大学较成功的企业,员工每年流失率仅为11%,远低于美国劳工部公布的21%的平均水平。由此可知,企业大学不但能提升员工素质,而且在降低员工流失率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传播企业文化,强化组织凝聚力。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历史的产物,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强调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经营境界和为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员工通过企业大学的培训,对企业的基本理念及战略有了统一的认识和理解,逐步提高对企业的认知度,从而强化了企业的凝聚力。特别是企业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由于母国与东道国有不同的文化,文化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企业大学能有效地减少文化摩擦,使员工掌握“共同语言”,更好地进行沟通与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社会层面
      第一,企业大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结构性失业。在现实的就业市场上,往往是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这种结构性失业的存在,既浪费人力资本又影响物质资本作用的发挥。企业大学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为受训者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实效性的课程,使他们及时更新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其职场竞争力。就这一点可以说,企业大学已逐渐成为缓解结构性失业的突破点。
      第二,企业大学有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企业大学主要通过为两类人提供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与发展机会而影响人们的社会地位与收入:一类是由于各种原因失去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而直接参加工作的人;另一类是虽然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却面临知识与技能更新的人。企业大学为他们提供学习知识和相关工作技能的机会,这就为人们提高收入,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第三,企业大学将会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的困境是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本稀缺。我国人口众多是一种丰富的资源,即人力资源。但是,人力资源如果不经过开发,就不能成其为真正的资源,它不会自动地在生产活动中发挥作用。有些非常强调社会责任的企业正在把企业大学往社区大学方向发展,他们不仅希望造福自己,也希望造福社会。例如,位于珠海斗门新青工业园的伟创力大学,这所美资背景的中国企业大学正在考虑整合培训资源,实现企业———社区共赢。企业大学将会促进人力资源转化为具有现实生产能力和知识技能的雄厚人力资本,使我国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三、提高企业大学投资收益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力资本属于一种“天赋人权”,它的形成、积累和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依赖其载体———人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可知,个人对教育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投资人力资本的收益。长期以来,人们对在职教育的认识存在种种误区:有人认为,接受继续教育是管理层的特权,与普通员工无关;还有人认为,上课干扰日常工作和生活、浪费时间和精力。新的雇佣模式和终身学习思想将学习的责任转移至个人。这就要求企业大学的每个学员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转变观念,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变客观压力为主观需求。充分利用企业大学提供的一切学习资源,进行自我强化,跟上社会快速变化的步伐。最终达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4]
      (二)全力以赴,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
      企业大学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即教育的主办者,要想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就必须做到:在教学内容上要切合时代发展的趋势、特征,不但要有为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指定的“菜单”,还要有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部门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的“自助餐”。此外,在课程开发时应根据自己的实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可从外部订购部分课程,以保证课程体系的质量。在师资配备上,要坚持以内部讲师为主,适当比例的外聘专家。内部讲师一般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他们熟悉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了解相关行业发展的现状,具备实战经验,使培训效果更有针对性和价值。外聘的大学教授和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讲授经验。只有将内外部师资维持在适当比例,才能做到优势互补,达到完美的培训效果,从而保证人力资本的升值。在教学方式上,更多的采用电子学习(E-Learning)的形式。这样既能随时更新内容,确保课程的前瞻性,又便于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和学习者的机会成本。
      (三)宏观调控,促进企业大学的发展
      在企业大学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首先,在经费上给予保证。美国在1990年的《职业教育法》修正案规定,联邦政府每年向各州提供16亿美元的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经费。自1990年起,美国政府在培训企业员工方面的预算每年超过70亿美元。其次,从法律层面上落实企业承担教育的责任。根据中国法律规定企业将员工每年工资的1.5%作为培训支出,或称“教育基金”。在中国税制下,教育基金可作为企业可减免缴税的开支,以鼓励企业对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最后,从行动上支持企业大学的对外发展。如,珠海斗门新青工业园为伟创力大学免费提供培训场地、宿舍等,以支持其建立社区大学的想法。另外,政府还应积极促成企业大学与常规大学的合作以及创立培训联盟,增加双方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曲恒昌,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美]珍妮•C•梅斯特.企业大学———为企业培养世界一流员工[M].徐健,朱敬,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岑明媛.企业大学:21世纪企业关键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本文于2008年发表于《职业技术教育》)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企业大学发展网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延伸阅读:

本站推荐

more

会议活动

more

公开课

Copyright © 2021 企业大学发展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2359号-10 如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原发布媒体

本着互联网分享精神,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

客服电话:010-89506650 89504891 非工作时间可联系:18701278071(微信) QQ在线:574888227

新闻与原创文章投稿:tougao#cpmta.com 客服邮箱:info#cpmta.com(请将#换成@)

我国企业大学门户网站,国内企业大学研究与实践交流平台,隶属卓橡公司

培训管理者微信公众号

PMO大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