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企合作 > 正文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大学协同共生发展模式研究

2021-03-22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助课程的方式才能实现。合作双方在课程设计中,首先应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的对象细分培训内容;其次,应该结合各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模型”,分解相关的能力素质模块,专注核心能力的培养;再次,需要注意课程的系统性,在注重理论讲授的同时,要注重实务性课程内容的开发,确保开发的课程既有院校的理论深度,又有企业实践的深厚支撑,达到内容上的相互关联,精神深处的高远对话。
文化互融。因合作双方在合作关系建立前,一般都有各自的文化传统,都受到各自固有文化的影响。因此,合作伙伴之间需要培养共同的语言,使双方避免文化上的冲突,达到文化上的沟通、融合、协同,最终增强相互间的信任感,达到深层次的协调。当然,因应企业、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不同,往往会存在商业文化与高校文化的冲突、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同行业的文化差异,因此,需要双方坚持求同存异、兼容并包,既要保持双方文化的独立性,又要实现文化的交流、互动,确保文化上的平衡。
3.明了协同共生发展的评估。在协同共生的合作模式中,往往因为其中的一方片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降低投入的数量和质量,使双方的平衡体系被打破,从而影响了合作组织的利益最大化,因而有必要引入评价反馈体系。评价反馈体系主要分为双方合作情况的评价、校企绩效评价和教育对象的评价三个方面。双方合作情况的评价主要从合作动力、分工绩效、协作水平等方面,从宏观角度评价双方的合作关系,从而理顺两者之间的各种关系,使双方发挥协作效益。校企绩效评价是指合作对双方绩效的贡献程度,包括效率提升、成本节约、服务增值等,通过成本效益核算各自的贡献。教育对象的评价,是从微观角度看,企业员工和学生从中获得的提升,主要指是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带来的效率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等等。
三、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大学协同共生的发展模式探讨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大学协同共生发展的定位、路径及其评估是双方合作中要首要处理好的几个重点要素资源。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可供借鉴、推广的模式。
从国内现有企业大学的发展模式来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企业出资单独设置。其优点是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传播企业文化,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不足之处是需占用大量资源,建设和运营经费投入大。因而,这种发展模式只适用于员工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巨型企业,一般的大型或较大的企业都难以承受。二是挂靠在普通高校,由企业出资学校提供师资、场地,双方以一定的契约关系来协调运作企业大学。其优点是节省了大量投资、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体制障碍与价值取向的不同,难于实现企业大学作为企业战略的推动者和企业文化的传播者的功能。因此,在当前的企业大学运作模式中,由于学校与企业在战略目标、价值观、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差异,校企合作多数停留在一次性的项目(如合作开发课程),难以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战略互助的高层次合作。
因此,充分吸收以上两种模式的优点,利用高职院校面向产业办学、寻求与企业紧密型合作的价值取向,使双方在战略目标及文化上实现相容乃至相融,探索企业大学与高职院校协同共生发展模式,就显得较为合理。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实践,企业大学与高职院校共生发展模式应具备一个前提,三项机制,从而达到一个目标。其关系如图1所示。
一般而言,企业大学建立在自身所处的优势行业、产业的基础上,而高职院校也纷纷定位在立足行业、服务产业上。因而,拥有共同的产业背景和服务面向,为企业大学和高职院校共享师资、课程、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提供了基础,为双方的协同共生发展提供了根基。企业和高校属于两类不同的组织,其发展战略必然有所不同。但只要确保总体方向的一致,发展战略的差异性,就能借助合理的实施方式,形成战略协同。企业和学校的使命不同,文化上必定存在差异,但只要双方都认同核心价值观,就能形成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兼容甚至相互融合。信息互通不仅要依靠制度上的保障,如例会制度、文件交换制度等,还要技术上的保障,如基于ICT的视频互动系统、信息系统的对接、网络交流平台等。因此,战略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企业大学发展网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延伸阅读:

本站推荐

more

会议活动

more

公开课

Copyright © 2021 企业大学发展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2359号-10 如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原发布媒体

本着互联网分享精神,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

客服电话:010-89506650 89504891 非工作时间可联系:18701278071(微信) QQ在线:574888227

新闻与原创文章投稿:tougao#cpmta.com 客服邮箱:info#cpmta.com(请将#换成@)

我国企业大学门户网站,国内企业大学研究与实践交流平台,隶属卓橡公司

培训管理者微信公众号

PMO大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