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国内企业创办企业大学的热情日渐高涨,但大多数都有名无实。本文对企业大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了企业大学的几种创建模式,提出当前条件下我国企业创办自己的企业大学的前提条件,最后阐述建立企业大学应考虑的基本要素。
[关键词]企业大学;人员培训
近几年,企业大学已经成为一种风尚。《财富》500强的企业70%以上都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国内企业创办企业大学的热情也日渐高涨,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大批企业大学,如格兰仕大学、华帝学院、东菱学院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大学?要不要建立企业大学?如何建立企业大学?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什么是企业大学
企业大学是个舶来品,最早要追溯到1955年,是由美国的通用电器公司创立,当时还仅仅是一个集酒店和教室为一体的培训中心。而最早把企业大学这种形式带到中国的是摩托罗拉公司。目前,摩托罗拉大学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和一系列具有实战操作性的企业培训和咨询项目,将企业大学由最初的内部培训转向对外开放,成为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战略同盟。
所以,企业大学就是一种由企业出资建立的新型教育培训组织,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而对员工、客户以及价值链合作伙伴提供相关培训与教育。它将受众的学习计划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直接联系起来。
二、企业大学的创建模式及发展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人员培训工作发生了变化,培训工作不再主要外包给专业培训机构,将近一半的企业完全拥有自己的培训设施和专业教师队伍,企业的培训管理部门相继转化为企业大学。到20世纪末,美国共有1600多家企业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大学或企业管理学院。
我国最早的企业大学成立于2002年4月,是由国内著名的软件开发商——金蝶国际软件集团创办的金蝶大学。随后,春兰大学、新希望企业商学院、伊利集团商学院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企业大学有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纵观我国企业大学,其创建形式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是由传统的企业培训中心发展而来,如伊利集团商学院、实德大学等。这类企业大学主要定位于内部人才的培养,是为解决企业高速成长对人员的需要而建。这类企业往往规模很大,发展速度很快,新员工人数众多,对培训的需求非常大。而且企业培训也日趋制度化,已具备成熟的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实施评估等运作流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培训经验和能力。另外,近年来人才流动的加剧也使企业意识到,不仅要学会“选人”,还要通过“育人”来“留人”。企业大学作为一项增值福利,为员工带来不断学习和提升的机会,成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二是从成立起就把自己定位成面向社会,主要为供应商、客户和战略伙伴提供培训和咨询,并兼顾企业价值链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如金蝶大学、UT斯达康大学等。而对自己内部员工的培训,全部由人力资源部下属的培训部门承担。当然,企业大学和培训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对接关系,能够做到讲师资源共享,课程共享和信息共享,内部培训中逐步成熟的课程,会转化为外部课程,这种模式使得企业的对外培训与对内培训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这种面向社会的企业大学大多有其明显的行业背景——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产品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在产品上的服务和咨询项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所以产品的用户需要培训。另外,这些企业技术更新的速度快,新技术普及的过程必须最大限度地取得供应商和战略合作伙伴的认同。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提升战略合作伙伴的管理水平也是影响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企业依托高校成立企业大学。通过企业直接投资创办民办高校来满足本企业或相关业人才需求,如北京吉利大学、托普软件学院等。这类企业大学从成立之初就开始面向社会招收收费制学员,学生毕业后拥有相关学历和学位,可优先进入企业就职。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企业大学是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内在动因:原来培训中心式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其出发点主要从企业当前经济效益上考虑,目标是通过培训迅速提高员工的知识或技能水平,用培训带来工作绩效的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大学式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则是从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考虑,着重于企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