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分析中国企业大学迅速发展的原因入手,探讨我国企业大学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开发、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借鉴国外企业大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大学的拥有者必须对企业大学正确定位,创新课程体系,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真正发挥企业大学的作用,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企业大学;终身教育;人力资源
最近,中国制鞋行业的第一所企业大学———奥康大学的成立,让人们的视野再次聚焦于“企业大学”。最早的企业大学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于1955年创立的克罗顿维尔学院(又称克劳顿村),是专门为通用电气公司(GE)培养专门人才的学院。作为第一家由大企业创办的管理学院,克罗顿维尔被美国《财富》杂志称为“美国企业界的哈佛”。根据美国《财富》杂志2001年的统计,美国近3000家公司设立了自己的商学院,而排名前500强公司中,大约70%都拥有形形色色的企业大学。[1]
目前,我国企业创办企业大学已蔚然成风。金蝶大学、保诚大学、春兰大学,四川新希望企业商学院、伊利集团商学院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企业大学相继出现。
一、企业大学的定义和主要模式
(一)企业大学的定义
企业大学,就是由企业出资,以企业管理人员、职业院校教师、高校教师及专业培训师为师资,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互动教学等实效性教育手段,以培训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人才,技能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和其他相关行业企业人员为目的,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要的一种新型教育与培训体系。
(二)企业大学的主要模式
我国企业创办的企业大学形态各异、职责各异、内容各异。主要有这样几种模式:[2](1)主要为供应商、客户和战略伙伴提供培训和咨询,兼顾企业价值链上的所有客户和供应商,进一步巩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增强客户忠诚度。如金蝶大学、UT斯达康大学等。(2)主要满足员工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需求,培训企业各级管理干部、员工水平与能力的基地。如实德大学、新希望商学院、伊利奶粉学院。(3)“内外结合”,兼顾上面的两个模式。如春兰大学。(4)无企业大学之名,行企业大学之实。联想是典型代表。联想并没有成立企业大学,但履行企业大学的职责。(5)依托大学的模式。企业集团结合自身产业经营优势创办企业大学,大学依托企业的资金和品牌,从而形成市场—企业(行业)—大学(学院)—人才—企业(行业)—市场的良性互动。如北京吉利大学、托普软件学院等。
二、正确认识我国的企业大学
我国企业大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企业教育的发展轨迹。企业改变了技能、技术知识传递相对滞后的情况,摆脱了以往被动地接受人才的状态,让企业拥有了自主培训人才的主动权,可以量身培训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企业大学借助培训的教育功能,不断推动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企业”的最大特点:崇尚知识和技能,倡导理性思维和合作精神,鼓励劳资双方通过素质的提高,来确保企业的不断发展。[3]企业大学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造就高素质知识劳动者和一大批创新人才的基地。
(一)企业大学发展的驱动力
国内著名企业大力创办公司大学的原因何在?是赶时髦,还是实际需求的推动?
1.企业对新技术提升的需求日益强烈。随着技术的发展,新概念、新创造和新产品的比率将是指数增长,伴随而来的现象是快速的技术扩散,即教育和推广使科技很快地大面积扩散,导致企业竞争不能再长期地、简单地依靠某项技术维系。企业面对激烈的新技术竞争,必须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
企业的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依赖人的创新,所以对员工的培训是首要的有效活动。企业大学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制定有效的培训课程,使学员能较快地熟悉和掌握新技术,并迅速投入实际工作中。[4]
2.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传统的企业经营中,教育往往处于被忽视的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与国有行业、企业有着隶属关系的中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专、中专、技校)等在改革中被作为非生产要素从行业、企业中剥离。然而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行业和企业的生死存亡,人日益成为最重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众多的企业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认识,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战略成为